수원화성(水原華城)
今天決定要走知性之旅,離開首爾市,出發到位於京畿道的水原市,參觀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華城:朝鮮(1392-1910年)後期建於京畿道水原市內的邑城。
從梨泰院出發到水原站,車程大槪為1小時,本來以為水原並非首爾市內,應該是鄉村地方,想不到車站很大,車站上蓋有兩棟六層高連地庫的商場,還極具時尚感!
由於由水原站到華城是要乘大槪十五分鐘巴士才到達,看到地庫的美食廣場裝潢一下就被吸引住,於是決定先在這裡解決是日午膳。
這種風格設計怎麼想到會是商場的美食廣場呢?
最後決定在這間餐廳吃我的午飯。雖然餐牌上着實寫有英語翻譯,但當我用英語點餐時,店員卻不知道我在說甚麼,於是我用我破爛的韓語點餐,幸好他恍然大悟一樣知道我要點甚麼。然後他又拿了號碼機給我,又跟我說了幾句韓文,我一句也沒聽懂只是笑了笑,他也好像明白我聽不懂也笑了笑就叫我先坐下。原來幫我點菜的那位也是負責煮菜的。
是日午餐:燒豬肉蓋飯。
吃飽後再逛逛這個美食廣場,多麼有心思的設計,客人可以在巴士內用餐。
也可以在舊式電車內用餐。
然後其實我不太知道要乘幾號巴士才能到達水原華城,於是本想問問站在廣場內的年輕職員,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Do you speak English?」對方呆了一下。
「English?」對方搖頭。
「Japanese?」對方繼續愣住。
「Chinese?」對方終於忍不住,說:「Korean.」這次我徹底輸了,以為自己靠這三種語言在韓國溝通應該沒問題,想不到還是真的碰到不懂外語的人。但我沒有放棄,再問:「Information Centre?」他「啊」了一聲,然後帶我到電梯口,想了一會,說:「Up, left.」
道謝後上一層再轉左出去果然就看到旅遊觀光介紹所,入內問了問水原華城的資料,立刻有打印好的小紙條教我共有四輛巴士會到達水原華城南門「八達門」。
八達門比想像中要大而雄偉,圓拱形的城門外現在變成了一個車輛遊走於其外的迴旋處。
看了看地圖,決定先到城中的華城行宮。
行宮廣場前有鐘閣,名為「與民閣」,展現當時正祖大王與民同樂的氣度。
我想這裡實在乃文化藝術觀光點,故此鮮見香港人或大陸人出現,只有歐美人、日本人、韓國人,耳根樂得清淨。
行宮坐落於華山山麓。
整個華城於1976年竣工,從南方守衛首都漢城。穿過新豐樓、左翊門、中陽門後,就到達奉壽堂。
行宮是正祖大王打算其禪位於其子後與母親隱居養生的地方,奉壽堂乃行宮正堂,上圖展現了正祖大王曾於1795年此為其母惠慶宮洪氏設進饌宴,獻上了12道小菜和70道主菜,並奉上42個雕花。
正殿。正祖借「祈禱萬年壽」之意,取「奉壽堂」為堂號。
右側為方便遊人參觀,放置了正祖大王休息之像,其實真正停留和接見大臣之所在「維與宅」。
此處的花兒也在爭艷。
從屋簷看到前幾天在城壁博物館介紹的那個唐三藏、孫悟空等守護雕像。
想不到原來行宮是當年大熱韓劇《大長今》的拍攝地方,一個個醬缸就像大長今釀醃菜的場景。
故此宮內放置了很多有關該劇的介紹資料,上圖為內命婦職級品位解說。也真的分得很仔細,難怪有後宮三千之說了。
還有特意以大長今為藍本,介紹宮女的服飾。
大長今當時最高品位的尚宮服。
外整理所內還有整理使記錄和整理祭品、準備活動的場景,那個塑像還以演員的面孔來雕塑呢!
其實行宮不大,很快就要走完了。
還有展示了當時進饌用的樂器:特硻、特鐘、編鐘、方響、雲鑼、晉鼓、竪箜篌等。
其實建築風格完全就是中國式建築。
在外的廣場也挺有趣的,繪畫了古時百官上朝、軍隊行進的場景。
馬路對面再走一兩百米就是水原華城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卻更加沒有人到訪,我參觀時只是寥寥數人,無他,因為館內大多是模型、仿製品和影像介紹。
其實模型也做得挺仔細的,上圖是落成宴。自1794年經過2年多的建造,華城終於落成。正祖很高興,對所有有關建造華城的人都給予恩賞,並於10月16日與參與者及華城地區的老百姓一起在行宮的洛南軒,舉行了宴會,實行「上下同樂」。
除模型展示外,還有威風凜凜的武藝24技展示錄像。上圖為狼筅譜。
藤牌譜。
月刀譜。
馬上雙劍譜。
看完博物館就往山上走去,這裡的櫻花也毫不遜色。
位於西弩台前的西將台。
山上可以好好眺望水原華城內的風景。
拾級而上。
走到西北閣樓前,又看到幾棵櫻花樹。
華西門,乃華城四大門中的西門。因其完好保存了原來的樣貌,而被指定為國家寶物。
飛雁與西北空心墩。空心墩可用於攻擊,同時也可觀察敵人的動向。
如果覺得行山路力有不逮的話可以選擇乘坐華城列車遊走。
北水門,又稱華虹門,為華城的水門。「華」指「華城」,「虹」指「彩虹」,形容洶湧澎湃的浪花穿越水門之象極為漂亮。
東北角樓,即訪花隨柳亭。能監視四周情況,又能作為軍事指揮所,作為休憩的亭子,也非常適合,因為亭下俯視就能看到水池楊柳。而獨特的亭子設計更獲得不少好評。
東將台,亦即練武台,乃指揮駐屯在華城的壯勇外營軍士的總指令所。四周空曠山脊聳立,乃由華城東側視察城內情況的最佳位置。
烽墩。夜晚以火、白日以煙來傳遞軍事信號,共五個烽口,以南邊第一個烽火口為始(即上圖右邊第一個開始),點燃不同數目的煙火,代表不同的信號:
太平無事,則早晚各燃一個;敵軍接近邊界,則燃兩個;敵軍到達邊界,則燃三個;侵犯國境,則燃四個;敵我雙方交鋒,則五個全部燃點。
一直走到八達門,就繞了一圈華城。又看到正祖大王的雕像,題為「與民同樂」。看到不遠處有池洞市場,就走進去瞧瞧。
看到這麼多個豬頭排在一起來賣有點震驚……另一方面也在疑惑有沒有那麼多人會買豬頭回家做菜?
看着地圖忽然發現寫着「全雞一條街」,心想應該是食店林立的街道吧,於是前往,最後選擇了這一間。過來的男服務員又是說了一大串韓語,我又嘗試問他會不會英語,他又不會,於是我放棄,我只聽到他問我要點哪一個,我餐牌也沒看完,馬上跟他說「기다리세요」請他等等。然後我先是說了「후라이드 주세요.」(請給我炸雞),他忽然之跟我說甚麼「반반」甚麼甚麼,完全聽不明白。我嘗試問他有甚麼分別,他又發現大家溝通不了只有傻笑,我也只好笑一下說就普通炸雞吧!
各位有沒有看得明餐牌的意思?
老實說其實自己不是喜歡吃煎炸類食物,加上有點感冒,只是我以為吃雞的地方不會只有炸雞,可是這裡卻實在只有炸雞可以叫……服務員端上了小吃和前菜,咖啡色的小碟吃了才知道是炸雞肝,但還挺好吃的,吃了幾塊。而左邊的醬料是用來沾炸雞吃的,分別是胡椒鹽、芥末和韓式辣醬,個人比較喜歡點芥末口味。
坐了一會才發現原來반반就是指普通炸雞후라이드和醬汁炸雞양념各半份,반반就是「半半」的意思!難得來到當然想兩種都試試嘛,於是厚着臉皮叫來了個女服務員,但又不懂如何用韓語表達已點了一份普通炸雞,於是又用英語,可是對方一個字也不會聽,用韓語跟我說不會說英語。這次我又試試問「Japanese?」「Chinese?」她就說了「我是中國人。」然後我馬上用中文跟她說不好意思之前點了炸雞,現在想改作반반可以嗎?她馬上幫我改了,不過其他職員好像有點不滿,用韓語問她我是甚麼人,有趣的是她以為我是日本人,還說我是個會說中文的日本人,真是無言……
炸雞來了,我忽然想起「炸雞配啤酒」就叫了一杯啤酒。炸雞果然夠香脆,只是對於我一個人來說實在太多了,我發現有一桌兩個女生都吃不下一道菜,最後當我努力吃剩兩三塊時,竟然看到她們跟店員要了外賣盒帶走,然後其他客人也是這般!呀…如果早知道可以帶走我就不會這樣坐着硬吃下去了……
飽得捧着肚子,走到八達門前乘巴士回水原站。在商場走了走,發現服裝食品精品都很吸引呢!水原也是個好地方。不過商場才剛八點就響起廣播說要關門,而我於此時去一趟洗手間,離開時就得繞路下去,還到處都拉起圍欄,走到地下連保安員也出動叫我從那邊門口出去,也關得太快了吧。
其實今天下午都一直下着微雨,但都無損這次水原之旅的趣味!不過走了一整天路,回到梨泰院就馬上昏睡了!